水清了,村美了,人乐了(绿色家园)
河水潺潺,白鹭翩跹。江苏省常熟市虞山镇东联村,村民陈建芬和几位乡邻在自家屋檐下小憩:“水清了,村美了,看着就很舒心。”
常熟地处江南水乡,水是城市的灵魂,更是发展的命脉。近年来,常熟按照“政府主导、企业运作、分类指导、统筹推进”原则,探索实践“统一规划、统一建设、统一运行、统一管理”新模式,着力构建“政府购买服务、企业一体化运作、委托第三方监管”新机制,生活污水治理从“量小散乱”向“规模统筹”转变,从“多头管理”向“专业运行”转变。
常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位居全国领先水平,被住建部评为“县域村镇污水综合治理示范区”。
纳管收集与分散处理结合,预计年内处理率将达80%以上
在村里居住了30年的陈建芬,用“巨变”来形容近年来村貌发生的变化。
过去,生活污水是农村生态环境的短板。2008年以前,全市共有生活污水处理厂(站)30多座,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15套。然而,由于市、镇、村各自投资建设、多头管理,不仅效率低、资源浪费、运行不够经济合理,而且设施质量和技术工艺得不到有效保障,正常运转率偏低。东联村村民们介绍,以往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河里或者随雨水漫到田里,造成污水横流、蚊蝇孳生、臭气熏天。
农村污水的治理,和城市有所不同。因为村庄形态各异,空间分布零散,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成了一道难题。
“首先需要打破镇村行政区划,统筹规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。”常熟市水务局副局长皇甫建国介绍,遵循“能集中则集中、宜分散则分散”的因地制宜原则,合理选定纳入污水管网和就近分散处理方式,72%的农户生活污水纳管收集处理,剩余农户生活污水根据村庄形态和规模,选用相对集中、村组处理和分户处理三种分散处理方式。村庄规模大、农户密集的,以组团相对集中处理为主;规模较小、村庄农户团状形态分布的,以村组处理为主;零星散户及村庄农户条状形态分布的,以分户处理为主。5年内将撤并的村庄实施临时生态户厕改造。
在海虞镇、古里镇、梅李镇的6个片区,村庄分布相对集中、距离污水管网近,采用纳管收集处理的方式,纳入了位于海虞镇的周行污水处理厂的收水范围。
而在古里镇东头的康博村,由于距离主管网较远,建造管道造价高、地下水渗漏风险大,就近建了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。记者在村里看到,康博苑小区430户村民的生活污水,通过出户管道连接到泵站,灰黑色的污水经过处理后,通过水生植物池进行二次净化,再排放到河道或进行农田灌溉。
依山而建的虞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当地人休闲的好去处,但高低起伏的地势、较高的地下水位,给附近饭店、茶室、公厕等的污水自流收集带来了困扰。2012年,常熟依托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真空排导技术,将重力管难于收集的污水通过真空压力管道收集后,排入市政排水干管。
目前,常熟建成投用10个生活污水处理系统、11座污水处理厂、7000多套分散式污水治理设施,日处理总规模近35万吨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从原来不足20%提升到70%,设施正常运转率从原来不足50%提高到98%。预计年内将实现重点、特色村生活污水收集全覆盖,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%以上。
告别“九龙治水”局面,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
以往,常熟全市生活污水治理建设资金由乡镇承担20%。为提高乡镇治污积极性,2015年开始,改为由市级财政统一融资、全额承担。
常熟将所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划归水务局统一管理,告别了以往“九龙治水”的局面。同时,组建市给水与排水管理所,专门负责全市供水和污水运行、维护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考核;市水质监测站对进出水水质进行监测;环保等部门和乡镇协调配合,依法监督,形成了城乡一体、职责明确、运转顺畅的管理体制。
“100分是满分,90分以上全额支付;低于90分则每低1分扣1%的服务费;60分以下不予支付。”常熟市给水与排水管理所副所长苗丽萍告诉记者,行业主管部门根据生活污水处理运行考核办法,每月对污水设施运行及进出水水质等现场抽检,每个季度开展阶段性考核,并将抽检考核结果严格作为污水处理费支付依据。
“去年上半年,我们对一家负责运营维护的企业进行现场抽查,发现设施由于缺乏管护而变得运行不稳定,周围环境也是杂草丛生。仅是管护不到位这一项就给该企业扣了5分,最后的得分为88分。根据规定,扣除了其2%的服务费。”苗丽萍告诉记者。企业负责人坦言,一开始没有想到会有这样严格的打分和执行机制,扣分不仅是损失几千元钱的问题,而且“在同行面前十分丢人”。据介绍,企业迅速进行了整改,安排专人进行管护。3个月后,当考评人员再次对其现场进行检查的时候,发现设备运行和出水状况很稳定,周围环境也干净整洁。
在常熟市农村生活污水监控中心显示大屏上,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厂以及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况,一目了然。如果发生水质异常或设备故障,监控平台将自动报警。
记者了解到,常熟依托中科院技术支持,开展专项课题研究,制定了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规定、运行监管细则和考核办法等制度。为了克服人力不足等困难,还与中科院合作开发远程监控系统,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远程集中管理。监控中心大屏,便是这一系统的直观表现。在此基础上,常熟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,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作为第三方监管单位,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技术支撑。
拓宽融资渠道,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
为减轻财政压力,降低投资和运行风险,常熟2015年在全国首推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PPP模式,将330个自然村总规模6亿元的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项目,按照政府采购程序选定中车股份作为合作单位,由其出资65%、市国资公司出资35%,组建项目公司常熟中车水务有限公司,以特许经营25年的方式全过程、一体化负责项目融资、设计建设及运营维护,根据建设、运行维护和财务融资成本测算并确定每户每年服务费。经营期内政府委托第三方监管,按抽检考核结果支付费用。
皇甫建国介绍,在测算建设费、运行费时,因难以确定水量,而改为采用以户为单位的测算方式。此外,目前我国还没有农村污水处理排水标准,常熟参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一级B排放标准,从5个指标上对出水水质进行考核。
东联村132户村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,就是PPP模式结出的果实。走在村里,随处可见处理生活污水的净化槽。常熟中车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连红说,经过生物接触氧化设备处理,主要出水水质指标可达到一级B标准。
“农村污水治理特别是分散式治理,规模大,前景广。有专家预测,其市场规模可能达千亿级。企业参与这一PPP项目,除了收益稳定以外,也期待通过常熟的示范效应,进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这个新兴产业领域。”徐连红说。中车股份还投资引进国际先进技术,在常熟建立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生产及研发基地。
记者了解到,目前常熟市正在继续推动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二期PPP项目,实施范围包括398个村庄农户、公厕、公建设施等。二期项目分区域划分两个标段,通过公开发布、资格预审和竞争性磋商,从4家企业中选择了中车股份和首创股份2家供应商。
“常熟市实施的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项目在全国首次采用PPP模式,为我国广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环境连片综合治理,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。”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叶树理认为。
《人民日报》2017年8月5日10版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